2月5日,河北峰峰集团大淑村矿二采区支架工们不再像以前一样提心吊胆地走在平均采高1.3m野青工作面,因为现在护帮板前多了一个自制防护链条装置,它避免了防护装置因误操作和千斤顶内泄造成的伤人事故。一名支架工说:“这是我们单位牛保廷亲自拿着设计图纸去机关‘上谏’给矿长郝永军的,矿长看后给予了肯定还在全矿进行推广。”
近年来,大淑村矿将聚智凝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作为实现全矿高产高效安全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以集约型安全生产方式代替密集型安全生产方式,使生产组织与人力资源相统一,在装备、技术、工艺、系统科技创新方面下大功夫,矿井全年应用生产新技术占集团公司60%以上。
大胆改进创新,全副武装应用高产高效回采工艺技术。该矿在172103主采工作面成功应用综放工作面端头高架型过渡支架,攻破了三角煤回收率、工作面端头支护两大难题,回收原煤近万吨,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大大促进了安全生产。在上顺槽创新改进可伸缩刮板输送机进行运煤,采用新型卧底机进行卧底和新型齿轨钻机进行配合打钻,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低。以“孔达效应”作为基本原理,创新应用瓦斯稀释器,解决了工作面上隅角局部瓦斯积聚问题,使瓦斯含量下降了0.2%,减少了瓦斯断电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工作面的回采效率,每天可多出原煤400多吨。
开掘专业实行立体化推进,科学化施工,实现安全生产最大化发展。该矿在五采区该矿在五采区进行优化出砟通路、安装皮带运输、建立砟仓暂存(储存)等联合措施形成了无轨化出砟系统,实现了后路连续运输,节约用工1785个,减少用工成本357000元,缩短工期33天,累计创效300多万元。在五采区轨道甩车场里段创造性地实施交叉点反掘、全断面一次成巷的施工新方法,提高工效20%以上,节约成本10余万元,并且大大提升了施工安全系数和内在质量。开创了掘进工作面后路无轨化运输先河,实现了皮带运煤、运料“一机两用”,减轻职工劳动强度70%,提高工作效率50%,节省人力70%以上,同时100%降低了小巷运输事故发生率,保证了后路运输安全。
大刀阔斧进行矿井四大系统改造升级,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该矿针对矿井主提升、压风、通风、排水系统设备老化、耗能高、效率低等问题,对主井提升系统控制程序实施技术改造,实现了主井提升机的自动化提升,每小时可多提升2勾,每天可节约用工9个,每年可创效千万余元。自主研制压风机进气过滤装置,有效延长了压风机进气滤芯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费用。进行无功补偿装置技术改造,解决了1#主通风机主电机负载率低、功率因数低造成高电耗的问题。针对矿井涌水量较小、地面污水处理厂储量有限等问题,对井下中央泵房实行集中排水优化改造,采用“避峰填谷”法,保证了矿井正常生产用水,每年可节约电费、工资成本共计百万元。机运专业实现了集团公司首家矸石山翻矸系统自动化。在瓦斯治理方面,创新带压式注浆封孔器、新式“两堵一注”带压封孔技术,提升了单孔瓦斯抽采效率;改进打钻方式方法提高了高应力松软煤层的钻进深度和进尺,解决了顺层打钻效率低的难题;自主研制成功新型注浆封孔材料,大幅降低了成本;成功研制齿轨钻机,实现了无煤尘远距离打钻;与中国矿大联合探索深孔爆破技术,为解决野青保护层开采难题提供新思路。